【跟着《年谱》读《毛选》(012)】《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3)
息烽县隶属贵州省贵阳市,东部接壤贵阳市开阳县,南面和西面抵临贵阳市修文县,北边与遵义市播州区、毕节市金沙县隔江相望。
息烽之名由明朝崇祯皇帝于崇祯三年(1630年)御赐,寓意“平息烽火”。民国三年,即1914年正式设立息烽县。新中国成立后,息烽先后隶属于贵定、遵义、安顺专区,1996年从安顺地区划属贵阳市。
佯攻息烽,引滇军入黔
1935年3月29日至4月3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率领的中央红军,分左、中、右三条路线途经息烽,历时五天。期间与敌人展开大小战斗多次,足迹遍及了全县10多个乡镇的山山水水。
3月31日清晨7时,“佯攻息烽、威逼贵阳”的战役在县城北蚕桑坡、牛角坡一带打响。红一军团从县城西、西南、西北三面,向驻守息烽县城的国民党军队,突然进行包围,发起了猛攻。守军们被激烈的枪炮声,惊醒睡梦,立即向坐镇贵阳的蒋介石报告。
蒋介石发出命令:“严令国民党军93师、53师须立即由黔北赶至息烽,‘追剿’红军。”
激烈的战斗进行了4个小时,双方各有伤亡。正在敌人认为红军旨在必取县城之时,红军指挥员发出撤走的命令,红军退至潮水、底寨一带,对敌人实行围而不攻、准进不准出的战术。
4月1日,朱德总司令发出“佯攻息烽县城”的指示,以掩护红军主力越过公路线。红一军团用两个师的兵力,把整个县城团团围住,摆出了与敌人决战的阵势。
4月2日拂晓,红军集中火力,给出击的敌人迎头痛击,被迫龟缩城内。
4月3日拂晓,红军一军团在南郊阳朗坝一带,为掩护大部队向东南方向的进发,战斗持续了6个小时,打了一个漂亮的“阻击战”。下午时分,部队收到“红军主力胜利地越过了川黔公路”的好消息后,沿着洪马、箩卜洞一带进入开阳双流一线。
红军在息烽虚晃一枪,让蒋介石误认为红军要强攻贵阳,急调滇军增援贵阳。红军趁云南防守虚空,挥师西进,彻底摆脱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
息烽集中营
上一次我们去息烽研学,并没有寻访息烽的长征遗迹,而是参观、凭吊了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
整个单位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息烽集中营纪念馆,另一个是息烽集中营旧址。
1930年代,贵阳息烽县城老百姓人口只有2000多人,却驻扎了国民党军队士兵15000人,因为国民党在息烽建造了国内最大的秘密监狱——息烽集中营。
息烽集中营是抗战期间国民党设立的关押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的最大秘密监狱,与重庆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江西上饶集中营同为抗战期间国民党设立的四大集中营。
息烽集中营对内称“新监”或“大学”,关押案情特别重大和被定为“死囚犯”者。重庆白公馆、渣滓洞监狱称为“中学”,关押案情重大者。重庆望龙门监狱称为“小学”,关押案情一般者。上饶集中营主要关押皖南事变中突围未成功被俘的新四军。
息烽集中营位于贵州省息烽县城南6公里的阳朗坝附近,原是当地一刘姓大户的庄园,占地约1000平方米。隐蔽在群山环抱中的一块低凹地内,非常隐秘,上百棵参天大树浓荫掩日,路人根本见不到其中的建筑。被蒋介石、戴笠看中后,将其辟为监狱。
息烽集中营关押过工农红军第一路总指挥部党代表、川康特委书记罗世文、川康特委军事委员车耀先、西北特别支委委员宋绮云,打入军统总部的地下党特支书记、虎穴英雄张露萍、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东北抗日英雄黄显声将军、著名进步人士马寅初先生、波兰革命家米洛斯、小萝卜头宋振中、韩子栋等等一批知名人士。
从1938年11月建立到1946年7月迁往重庆,在近8年的时间里,息烽集中营先后关押共产党人、进步人士1200余人,屠杀和折磨致死600多人,400多人下落不明。1946年集中营撤销时,有72人被转押重庆,在解放前夕的屠杀中都遇难。
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
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建筑为两层,分为序厅,四个展示厅和缅怀厅共六个部分,另有文物档案室、报告(放映)厅、贵宾室等配套设施。
背面是一个碉堡形状:
序厅,“烽火不息”:
第一展厅,主要介绍军统在息烽的历史背景和息烽集中营的历史沿革:
二展厅主要介绍狱中关押过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的生平。
张露萍主要是因为电子管事件被抓。所谓电子管事件,是由于另一位潜伏人员张蔚林经验不足所致:
杨虎城将军
徐林侠和宋振中(小萝卜头):
黄显声将军:
三展厅主要介绍狱中地下支部领导共产党员和爱国志士在狱中同国民党反动派英勇斗争的史实。四展厅主要介绍幸存者的回忆和开馆以来的教育活动开展情况。
息烽集中营旧址
息烽集中营旧址,军统内部称“息烽新监”,对外挂牌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
军统把整个庄园分为了办公区(天堂)和监房(地狱)两部分。
内设9个监房,分别以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及特斋命名,共9栋52间。义斋是女监,忠斋住的是有特殊身份的人。
中山室:
中山室内景:
牢房低矮潮湿阴暗,依然散发着恐怖气息。每一个牢房都有一部分关押人员名单,有些有照片,有些没有。
息烽集中营刑讯室叫“猫洞”。猫洞是一个天然溶岩洞,隐蔽性好,洞内阴暗潮湿,非常阴森,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洞内用刑,任人发出撕心裂肺的叫声,外边一点也听不见。
洞内深处有水牢,参观者不能再往下走,水牢与世隔绝,一片漆黑,腥臭的阴水冻澈肌骨,简直难以想象。
1946年息烽集中营撤销时,当地老百姓看到反动军警用两辆美制十轮大卡车连续两周运来一种粘性很强的土,倒进猫洞封洞,可见此洞之深。
解放后,人民政府两次挖掘洞内填土,都挖出被害者遗骨,有的骨架上还有套着脚镣或者手镣。由于洞内太深,加之有积水粘土,担心洞穴的坍塌,而未能挖到底,然而洞深处肯定埋有更多英烈的尸骨。
猫洞旁边有一个雕塑《抗争》:
苍山埋忠骨,浩气满大川。这是一个共赴国难的时代。这个民族最优秀的人,在用血肉之躯,用生命的全部寻找救国图强之路。道义相许,生死何惧!
保宇配资-配资炒股的注意事项-炒股配资门户网-国内股票配资入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